1. <output id="vqxbg"></output>
    2. <tr id="vqxbg"></tr>
    3. <ins id="vqxbg"><option id="vqxbg"></option></ins>
      政策法規 POLICIES
      市區級
      嘉興市加強科技創新的若干政策意見

      嘉政發〔201149

      為深入貫徹科學發展觀,全面落實《浙江省科學技術進步條例》、《中共嘉興市委嘉興市人民政府關于加強科技創新促進轉型升級的意見》(嘉委〔201117號)和《嘉興市科學技術“十二五”發展規劃》(嘉政發〔201148號),大力實施創新引領戰略,加快創建國家創新型試點城市、國家科技進步示范市、國家知識產權示范城市和浙江省區域創新體系副中心城市,提高自主創新能力,提升城市綜合實力和核心競爭力,結合我市實際,提出如下意見:

      一、發展高新技術產業,提高產業競爭力

      1.加快高新技術產業園區建設。培育發展高新技術產業集群,形成以嘉興高新技術產業園區為核心的一區多園的高新技術產業發展格局。對省級以上高新區內經認定的市級及以上各類科技型企業,其主營業務年銷售收入首次實現1億元、5億元、10億元以上的,由高新區分別按其當年對高新區財政貢獻較上年增長部分的50%給予扶持。

      2.加快高新技術特色產業基地建設。推進和建設一批國家、省級高新技術特色產業基地,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技術含量高、產品附加值高、市場競爭力強的高新技術產業集群。被認定為國家、省級高新技術特色產業基地的,分別給予創建管理單位100萬元、50萬元的一次性財政專項補助。

      3.培育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發揮重大研發項目、科技創新平臺的示范帶動作用,促進戰略性新興產業領域科技成果的孵化、轉化和產業化。對戰略性新興產業領域的重點項目和企業,優先推薦申報國家和省各類專項資金、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等,對獲得國家和省資金補助的項目,按規定予以優先配套。對戰略性新興產業領域中授權的發明專利,除按現有政策標準給予經費資助外,再對該專利授權后前三次年費予以補助。對戰略性新興產業領域的品牌、標準化建設給予獎勵。

      二、支持創新載體與平臺建設,完善科技創新條件

      4.支持嘉興科技城與浙江科技孵化城(嘉興)建設。嘉興科技城、浙江科技孵化城(嘉興)參照享受省級高新園區政策,市財政每年安排不低于1000萬元的資金(區財政作相應配套)支持嘉興科技城、浙江科技孵化城(嘉興)的發展,引導、扶持院校及重點實驗室、研發中心等各類創新平臺集聚入駐。

      5.支持科技企業孵化器建設。被認定為市級以上科技企業孵化器的,孵化器及區內在孵企業對地方的財政貢獻部分由財政全額補助,主要用于孵化器的自我建設與發展、在孵企業高新技術研發補助獎勵等。被新認定為國家、省、市級科技企業孵化器的,分別給予100萬元、50萬元、20萬元的財政補助獎勵。

      6.支持重大科技創新平臺建設。對經科技行政管理部門認定的國家級、省級公共技術服務平臺、重大科技創新平臺,分別給予200萬元、100萬元的經費資助,主要用于添置必備的研發、檢測儀器設備和改善工作條件。

      7.支持重點實驗室建設。根據我市學科引領和產業發展需求,建設一批實用性強、服務性高、開放性好的重點實驗室。對經科技行政管理部門認定的國家級、省級、市級重點實驗室,分別給予200萬元、50萬元、30萬元的一次性專項補助。對重點實驗室研究項目的支持予以適當傾斜。

      8.支持研發機構建設。鼓勵和支持高新技術企業、科技創新型企業、科技型企業和大中型企業獨立或聯合(依托)高校、科研院所等在我市組建高新技術研發中心(技術中心)、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提高企業自主創新能力和創新水平。對新認定的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或企業技術中心)、省級研發(技術)中心、市級研發(技術)中心,分別給予100萬元、40萬元、10萬元的一次性專項補助。鼓勵企業在國(境)外獨立創辦或聯合建立研發機構,我市企業到科技資源集中的國(境)外成功創辦獨立研發機構的,按其實際費用額的10%予以資助,最高不超過100萬元;我市企業與境外研發機構建立聯合實驗室或研發中心,經國家有關部門批準的新辦項目,給予我市投資企業10萬元的一次性專項補助。

      9.符合國家規定條件的企業研發中心、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以及在我市設立的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的研發機構,其進口規定范圍內的科學研究和技術開發用品,海關按規定免征進口關稅和進口環節增值稅,并優先予以辦理入關手續。鼓勵外商投資企業設立研究開發中心,在其投資總額內進口國內不能生產或性能不能滿足需要的自用設備及其配套的技術、配件、備件,海關按規定免征進口關稅和進口環節增值稅。

      10.支持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建設。面向我市重點發展產業,以市場為導向,以自主知識產權為核心,以研究開發共性關鍵技術和重要技術標準為紐帶,打造產學研緊密結合的產業技術創新鏈,形成一批擁有核心技術和自主品牌的優勢企業。對新認定的國家級、省級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分別給予100萬元、50萬元的一次性補助。

      11.支持區域科技創新服務中心建設。培育發展壯大一批重點區域科技創新服務中心(行業技術中心),為產業發展、中小企業和農戶提供技術開發、產品設計、成果轉化、檢驗檢測、企業診斷、技術培訓等技術服務。對新認定的國家、省、市級區域科技創新服務中心(行業技術中心),分別給予100萬元、40萬元、15萬元的一次性專項補助。

      12.支持科技中介機構建設。鼓勵發展科技服務業,對于新認定的市級重點科技中介機構給予適當資助?萍贾薪闄C構從事技術轉讓、技術開發和與之相關的技術咨詢、技術服務業務取得的收入,技術交易合同經登記后,可免征營業稅、城市維護建設稅和教育費附加?萍贾薪闄C構為完成特定服務項目,聘請屬于海外留學人員和國內享受政府特殊津貼的專家,所支付的咨詢費、勞務費符合企業所得稅法及其實施條例等法律、法規規定的,可直接計入成本。

      三、提高區域創新能力,促進科技成果轉化

      13.深化引進大院名校。鼓勵國內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在嘉興建立研發機構和創新載體,重點保障并優先安排其建設用地。對新建的獨立型國家級科研院所給予不低于5000萬元的重點支持。對國家級科研機構、國家重點院校、海外知名研究機構和大學、世界500強企業在嘉興建立獨立研發中心(機構)、重點實驗室并正常運作的,根據規模和層次給予500萬元以內的適當資助。

      14.落實企業研發稅收優惠政策。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規定,企業為開發新技術、新產品和新工藝發生的研究開發費用,未形成無形資產計入當期損益的,在按規定據實扣除的基礎上,按照研究開發費用的50%加計扣除;形成無形資產的,按照無形資產成本的150%攤銷。落實技術轉讓稅收優惠政策,在一個納稅年度內,居民企業技術轉讓所得不超過500萬元的部分,免征企業所得稅;超過500萬元的部分,減半征收企業所得稅。落實高新技術企業稅收優惠政策,對國家需要重點扶持的高新技術企業,減按15%的稅率征收企業所得稅。落實軟件產業和集成電路產業稅收優惠政策,對符合條件的企業實行增值稅優惠、免征營業稅、企業所得稅“兩免三減半”和“五免五減半”等。企業用于研究開發的儀器設備,達到固定資產標準的,可適當縮短固定資產折舊年限或加速折舊。

      15.鼓勵企業承擔重大項目。鼓勵企業聯合大院名校、科研院所共同申報承擔國家重大科研計劃、國家支撐計劃、863計劃、中小企業創新基金、高新技術產業化及示范工程等國家項目和省重大科技專項項目,對國家和省重大專項項目承擔單位按規定給予經費配套。

      16.實施科技成果轉化工程。圍繞加快全市經濟社會領域的科技進步與創新,深化企業與科研院校的合作,依托各類創新載體和平臺,組織實施科技成果轉化工程,加速科技成果轉化為現實生產力。每年安排不低于800萬元的科技成果轉化工程專項資金,重點資助產學研合作重大項目。對落戶嘉興的重大科技成果轉化項目,經有關部門確認后,給予一定的資金支持。

      17.支持以高新技術成果和知識產權作為無形資產投資入股創辦創新型企業。經認定的科技成果、可用貨幣估價并可依法轉讓的知識產權,均可作為注冊資本出資入股,其價值占注冊資本的比例最高可達70%。

      18.加大政府采購對企業自主創新的支持。通過工程設計、預算控制、招投標等措施,引導和鼓勵政府部門、事業單位擇優購買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高新技術產品。

      四、實施知識產權戰略,推進知識產權創造、運用和保護

      19.實施專利戰略。鼓勵和支持各類專利特別是發明專利的創造、運用、實施和轉化。對獲得授權的各類專利予以補助。突出企業在知識產權創造中的主體地位,被認定為國家知識產權示范企業、國家知識產權試點企業、省專利示范企業和市專利示范企業的,分別給予30萬元、20萬元、10萬元和5萬元的補助;被認定為省流通領域知識產權試點單位的,給予5萬元的補助,同一企業不得重復補助。被國家知識產權局授予中國專利金獎和優秀獎的專利項目,分別給予30萬元和10萬元的獎勵。對建立向全市開放的公益性專利信息服務平臺的,給予適當補助。對中小企業以專利權質押方式向銀行貸款所支付的利息予以貼息支持。

      20.實施品牌戰略。對經國家、省主管部門認定的中國名牌、中國馳名商標、浙江名牌、浙江省著名商標給予獎勵。對在產品出口國(地區)注冊商標,且年度出口達到一定數額以上的企業給予獎勵。

      21.實施標準化戰略。支持參與標準制定、修訂,對牽頭制定(修訂)或作為主要承擔者制定(修訂)并完成發布的國際標準、國家標準、行業(或地方)標準的企業或組織給予獎勵。鼓勵企業結成技術標準聯盟,推動自主知識產權與技術標準的結合,形成優勢產業事實標準。鼓勵企業承擔國家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及分會、省級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建設。

      五、加強人才隊伍建設,增強創新智力支持

      22.加大高層次人才的引進培育力度。落實市委關于加強創新創業領軍人才隊伍和創新團隊建設的有關政策意見,吸引支持海內外優秀人才來嘉興創新創業。市財政設立人才專項資金,對帶技術、帶項目、帶資金來嘉興創業的嘉興市創業創新領軍人才,經認定給予100300萬元的一次性創業啟動資金,對嘉興市重點創新團隊,經認定給予30100萬元的創新資助,同時在購房補助、學術活動資助、醫療服務等方面給予資助和優先照顧。

      23.進一步創新人才柔性流動機制,形成多種形式的“人才驛站”,讓更多的高級人才通過短期聘用、技術合作、人才租賃等方式為嘉興經濟社會發展服務。開展嘉興市院士專家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博士后創業創新驛站建設,對新建的院士專家工作站,給予20萬元的資助,對進創業創新驛站的博士后每位給予4萬元的資助。

      24.支持創新型教育和應用型人才培養。引導和支持高校開展彈性學制、訂單式培養,建設適應我市產業結構的特色優勢學科、專業結構體系。大力發展和改革職業教育,不斷深化“工學結合、校企合作”人才培養模式改革,進一步提高職業教育辦學水平與人才培養質量,更好地為區域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人才支持與社會服務。圍繞服務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開展各類農民科技培訓工程,提高廣大農民的整體素質。

      25.完善激勵人才創新創業機制。鼓勵技術、管理等生產要素參與收益分配,支持實行期權、期股獎勵和企業年金制度。鼓勵高校、科研機構、企業人員在合作研發項目和科技成果產業化期間交流兼職,允許兼職人員兼職兼薪。將科技成果產業化和獲得發明專利等條件作為科技人員評優評獎、評職晉級的重要量化指標。

      六、完善多元化科技投入體系,加強科技金融結合

      26.建立穩定的財政投入增長機制。各級政府要把科技投入作為科技進步和推進創新型城市建設的重要保障,在財政預算和決算中體現法定增長,確保財政科技投入穩步增長!笆濉逼陂g,各級政府要確保財政科技經費增長幅度高于同級財政經常性收入增長幅度2個百分點左右,確保市科發資金每年有所增長,到2015年,各級財政科技經費占同級財政經常性支出的比例達到5%。市自主創新專項資金在“十一五”1億元的基礎上,“十二五”期間市財政新增1億元,累計達到2億元,重點支持重大科技專項、重大自主創新載體與平臺、重大科技成果轉化、高新技術產業化以及國家和省自主創新項目配套等。

      27.建立科技創業種子資金!笆濉逼陂g,全市設立5000萬元的科技創業種子資金,用于支持尚處在種子期的項目特別是科技孵化器內處于初創期企業的項目風險投資。投資限額為30100萬元,種子基金投入期限一般不超過3年,到期以回購、轉讓等方式收回。到期不能回收或回收無望的,經過專門評估審核,可作銷減退出處理。

      28.推進科技創業風險投資!笆濉逼陂g,各縣(市、區)要設立創業投資引導基金,全市設立科技創業投資引導基金規模3億元。發揮投資引導基金導向作用,加大對中小科技企業創新創業項目、自主創新成果產業化項目和科技創業公司的投資,鼓勵、引導和參與風險投資公司和民營企業在嘉興組建科技創業投資公司和各類投資企業,形成科技風險投資規模20億元。

      29.推進科技擔保體系建設!笆濉逼陂g,全市建立1億元科技擔保資金,組建若干家科技擔保公司,鼓勵各級金融擔保機構為高新技術企業、科技型企業及企業創新活動開展融資擔保業務,科技擔保額達到10億元。進一步完善科技擔保體系,發揮和集聚各擔保機構的資源優勢,鼓勵民間資本設立科技擔保機構,鼓勵創業投資機構投資參股科技擔保公司,促進科技擔保與創業投資協同發展。

      30.推進科技金融發展。鼓勵銀行機構探索開展科技型中小企業金融服務,加大對科技型中小企業的信貸支持。探索組建科技銀行12家,開展科技金融合作模式創新試點,適當下放信貸審批權限,單列貸款計劃、單建審批通道、單設激勵考核,吸收科技專家參與貸款評審,逐步建立符合科技型中小企業經營特征和需求的業務營銷和風險管理機制。

      31.推進科技保險業發展。積極探索推進科技保險業發展,設立每年100萬元的科技保險引導資金,主要用于科技型企業產品研發責任保險、關鍵研發設備保險、產品質量保證保險、高管人員和關鍵研發人員團體健康以及由中國保監會和科技部批準的其他科技險種保險補貼等,分散和化解科技型企業的創新創業風險。

      32.支持科技型企業融資發展。鼓勵符合條件的科技型企業采取發行股票、債券等多種方式籌集資金,拓寬直接融資渠道。支持符合條件的高新技術企業和科技型中小企業在國內中小企業板、創業板上市。對列入上市輔導計劃的企業,優先推薦其申報國家、省級科技項目,在同等條件下優先實施市科技項目和自主創新項目。

      七、其他

      33.本政策意見實行最高限額和不重復原則,對企事業單位同一事項涉及多項補助扶持的,按最優惠一項執行,不疊加享受;同一事項涉及其他條線政策的,由企事業單位選擇一個政策執行,不重復享受。以上各項涉及財政支出的,按歸口部門資金支出渠道不變,并按現行財政體制實行分級負擔。

      34.本政策意見自印發之日起施行,由市科技局負責解釋。本政策意見中已有實施管理文件的條款按已有文件執行;未制定具體實施細則的,由有關部門另行制定。原有政策與本政策意見不一致的,以本政策意見為準。

      二○一一年七月八日

      暖暖直播免费观看视频下载,无码 人妻 在线视频,成人漫画18禁漫画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