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6日上午,在政協第九屆嘉興市委員會第二次會議開幕會上公布了第一屆“最美嘉興人·最美政協人”名單,本園孵化器副主任農靜光榮獲得“最美”稱號。

農靜副主任,是嘉興市、區兩級政協委員,兼任嘉興市科技企業孵化器協會秘書長、秀洲區科協常委、秀洲高新區商會秘書長、交大慧谷科協秘書長等社會職務。
她的工作獲得了政府各級部門的高度肯定,個人榮獲“2018年度產學研合作先進個人”、浙江省科學技術協會“百佳企業科協工作者”及“2020年度創新達人”、嘉興市政協八屆委員會優秀委員、首屆“最美嘉興人”“最美政協人”等稱號,為嘉興市科技工作做出了杰出貢獻。


多年以來,農靜一直致力于科技孵化工作,以全身心的投入及熱忱、務實的工作態度,在推動嘉興市孵化器建設、企業孵化、技術轉移、人才引進以及產學研合作等方面作出較大貢獻,激發區域創新創業活力,匯聚創新創業人才。
自2019年開始農靜作為秀洲高新技術委員會客廳的領銜委員,積極組織舉辦了包括助力企業復工復產系列直播講座、海外高科技人才項目云路演系列、秀“外”惠“中”—中外人士共協商、科技金融對接、校地合作論壇、共商“疫情防控常態化下如何加快高質量發展”等在內的26場活動。讓委員會客廳匯聚各方智慧,讓共識“走出”會客廳,影響有影響力的人。秀洲高新技術委員會客廳的發展建設工作不僅獲得了廣大秀洲高新區企業和人才積極反響與支持,而且得到省政協、市政協領導的贊揚與肯定。


她充分發揮市政協委員履職平臺的作用,積極調研,為廣大小微科技企業及雙創載體發聲,連續兩年承擔科技課題,撰寫了《關于推進嘉興市科技企業孵化器(眾創空間)高質量發展的意見建議》調研報告并做大會發言,2022年疫情期間,撰寫的《關于支持推進中小科技企業疫情下快速發展的意見建議》專報獲市主要領導批示。
作為嘉興市區兩級政協委員,她在任期內一直關注著嘉興科技創新和發展。從嘉興孵化器的國際化發展路徑到如何參與提升長三角一體化G60科創走廊,她都積極建言獻策。
今年兩會她關注點有兩個,一個是如何深化滬嘉科創合作,打造嘉興成為長三角核心區科創高地。另一個是關于大力發展科創金融進一步解決中小微企業融資問題的建議。
2022年12月嘉興市委提出2022年12月嘉興市委提出著力深化首位戰略,加快打造長三角城市群重要中心城市的目標。她提議相關部門出臺政策支持嘉興平臺和企業積極參與“長三角科技創新共同體領域項目”合作。構建與上海各區域主要科創集聚平臺開展跨區域高校成果與企業精準對接。打造滬嘉科技成果轉移轉化試點模式。同時加速科技成果跨區域轉化孵化,探索建立長三角技術權益登記中心,探索科技成果市場化評價機制,多渠道共同培養專業化技術轉移服務人才。積極推進與上海核心主體平臺深入合作,在研發設計、科技評估、知識產權服務、檢驗檢測認證、科技投融資等方面,探索建立跨區域合作機制。

本次兩會,她還關注了如何進一步解決中小微企業融資問題,目前嘉興市市級以上孵化器內在孵科技型小微企業近4000家,普遍面臨科技型中小微企業融資困難,抵御風險能力較低,人才流失嚴重等問題。她提議:政府相關部門組織及聯合科技保險積極探索通過保險手段助力科技型中小微企業。落實開展科技型中小微企業專利權質押貸款保證保險的共保體。研討開發科技型中小微企業員工工資支付履約保證保險。建議組建科創母基金及專項子基金,構造“一體兩翼”新格局, 一體即以產業投資為主體,集各類基金于一體的科創基金群,兩翼即以科技金融和創新綜合體,構建聯動發展一體化的投資生態圈。積極引導孵化器建立“成果轉化+創投基金+產業鏈整合”的模式,“持股孵化”在孵企業。加強孵化器及科創企業科創金融人才的培養,依托“長三角金融商用人才服務中心”等平臺,培育科創金融綜合性專業人才。


接下來,園區將努力整合上海交通大學雄厚的科研資源,加強區域創新資源集成整合和重大科技成果轉化,把更多最前沿的科研成果、具有重大顛覆性技術的項目落地嘉興,推動更多優質人才、學科、智庫資源布局嘉興,助力嘉興打造長三角科技成果轉化高地。未來孵化器將成為高層次、復合型人才的集聚地,行業風向和成果轉化的實踐中心,金融機構的重點關注區,大企業產業鏈配套的創新基地,地方政府產業升級的支撐。